新闻中心
News Center端午节的五色彩丝,追溯最古老的传统,就是对太阳的祭祀,那五色彩丝就是太阳的光芒。当然在祭奠屈原上头,有着浓重的悼念,但是五色丝,本身就是留住阳气,避开阴魅和邪气的含义。所以在端午的这一天,从汉朝开始一直到明朝,皇宫都有赐宴,赏给大臣五色丝。有一个非常别致的名称叫做“长命缕"。
至于粽子,扇子,香囊,草药,这都是应对夏至而生的种种夏天的生活用品,又因为端午,显得格外重要和必须。
所以在中国的古代端午和夏至在风俗上已经融合。
那么我们看一下唐朝元稹的夏至五月中的诗,它是以物候,气候的变化来描写夏至节气的到来,没有侧重在祭祀和风俗上,仿佛第3只眼去看待自然世界的变化,真正显出了夏至节的古代生存环境。
"处处闻蝉响,须知五月中。"
夏至这个节气十五天,应对着三种物候的变化。鹿群开始脱角,这是针对畜牧业和野生动物的。蝉开始鸣叫,不信你听一听,会听到夏蝉的声音,此时它们还刚刚开始鸣叫,不过到了蝉声噪人的时候,你会觉得夏天非常难受。也佩服古人,动不动写蝉鸣,仿佛那是很好听到声音。半夏则是一种中草药,在5月正是它们茂盛收割的季节。
“龙潜淥水坑,火助太阳宫。"
就是说夏至时节的水清澈浩大,仿佛有龙潜伏在水里一样。其实也暗示着夏天多汛期。而这个时候气温高,太阳是最高点,仿佛是有火燃烧着太阳。当然这是对太阳的赞美。毕竟一年最大的太阳吗。何况对于太阳的崇拜至今不衰。万物生长靠太阳。
“过雨频飞电,行云屡带虹。“这就是盛夏时节最壮丽的雷雨景观。每当阵雨过来的时候,频频带着闪电,而雨后的晴空,风雨之后见彩虹,这种景观的确是在夏天多见。
"蕤宾移去后,两气各西东。“这个的确是不好解。因为古代有一个被现代气象学证伪的概念,中国古代认为音乐和气象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,所以将音乐12律,对应着中国古代的节气月份。而"蕤宾“正好是第7律,正好对应着5月。
我们刚才谈到了夏至一阴生,也就是说在夏至之前,是阳气主导的世界,而夏至之后,阴阳开始此消彼长。
夏至的到来,气温升高,高温高湿,如果风雨均衡,最重要的事是保证人在这种时段不出现身体问题,所以从古到今,消夏避暑成为了过夏天重要的一个日常项目。
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端午节,有许多关于除病养生的方法方式,比如艾草避邪避蚊虫,雄黄杀菌杀蛇,草药洗澡,用节日风俗加以固定传播,实际是千百年总结的过夏至和夏天的生活经验,用端午加以强化。
初衣胜雪,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!